查看原文
其他

孩子如何跨越阶层,靠学区房吗?

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3-11-03


欢  迎  到  新  浪  微  博

@  李  雪  爱  与  自  由

与  李  雪  评  论  互  动



文 | 李雪



01



求仁得仁



问:请问李老师,什么叫“智力不被破坏的孩子”?我儿子二年级,总体各方面都挺好的,但是也还是需要督促,但是不太确定督促的力度在哪种界限?


答:你愿意破坏掉孩子多少智力,就督促多少。


这真是个奇怪的世界,家长万分惧怕孩子作业写不完、成绩不够好、担心孩子留级……

但是却完全不惧怕把孩子送进一个揉碎他的逻辑、封印他的思考能力,使他丧失内驱力、心智扁平的地方。

而且还争先恐后地送,花几百万上千万买学区房送。

送进去之后还努力配合系统,生怕孩子有自己的想法,生怕孩子不按照规程走完流水线剁碎逻辑智力、成为统一合格的平庸之辈。

等孩子进入社会,就像笼子里的饲料鸡突然被放出来一样。体质差,不懂得主动觅食,只会傻楞楞地等着听指挥,干啥都没内驱力。

这时候父母着急了,操心孩子工作、婚姻等等,掏空自己给孩子输血,力求饲料鸡不被饿死,再下个蛋,然后再把蛋送进养鸡场统一饲养,期待孵化出个金凤凰……



附 ①《 孩子被父母窃取的内驱力 》

附 ②《 内驱力,不是“培养”出来的 》



02



对晚辈谦卑的家族,更有生命力



看一个家族未来能否兴旺,看父母怎么对待他们的孩子就知道了。


如果父母本身富有,又给孩子很多自由和支持,这样的家族福泽深厚,必然枝繁叶茂事业节节高升。


如果父母本身富有,但是对孩子强势控制,情感冷漠,那么别说富不过三代,第二代就基本可以完成家族衰败。


如果父母身处社会底层,但是对面对孩子非常谦卑,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教育孩子,孩子需要什么,尽自己所能满足孩子就好,这样的孩子无一例外会很快实现阶层跨越。


身边有好几个具体的例子,父母在农村,甚至字都不识几个,但是非常谦卑,觉得孩子比自己强,孩子肯投胎来这个家是自己的荣幸,结果孩子成为教授、学者、成功的商人,轻松实现阶层跨越。 


如果父母本身处在社会底层,人生很不如意,还觉得孩子就是要管教,我是父母孩子就应该听我的,这样的家族,99%的可能是要继续停留在社会底层,一代又一代,直到某一代开始思考真相,竭尽全力改变自己。



03



孩子的抗挫折能力,怎么来的



很多父母声称,他们对孩子强势控制、情感冷漠、制造挫折,都是为了“将来少走弯路”“提高抗挫折能力”。


探险家是一类热爱挑战、不惧挫折的人,世界著名探险家贝尔·格里尔斯(俗称贝爷,江湖人称食物链顶端的男人)说:


-

我的父母非常爱我,所以他们不怎么关心成绩单,他们允许我只是做我自己。


所以我对自己充满信心,可以努力去争取我觉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。因此我从来不介意风险,我也不害怕失败。


—— 因为我不必去面对失败后的惩罚。


对于我来说,一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,是自由地为梦想而奋斗,在前行的路上,同时照顾好我的家人和朋友。

-


可惜很多人的成长遭遇,与贝爷恰恰相反。


许多家长所做的,确保了孩子长大后抗挫折能力超差,做法很通俗 —— 没有挫折,制造挫折 —— 小的挫折,把它搞成大的挫折。


比如,孩子偶尔一次成绩没考好,然后父母告诉孩子:你没救了,你长大只配扫垃圾。你干脆别再上学,浪费我的钱。


比如,孩子逃学被逮住,就去吼孩子:你滚出去!你不配进这个家门!而且,无论孩子在门外如何苦苦哀求,也绝不给他开门。


就这样,把问题无限扩大化,并且要配合使用“动不动就威胁要抛弃孩子”的杀手锏。


就这样,保证孩子将来时不时就精神崩溃,遇到一点小问题就觉得自己这辈子没希望了,也不用努力了,自暴自弃,自我颓废。


其实,愿意让孩子拥有抗挫折能力,方法也很通俗。


第一,父母要避免人为地给孩子制造挫折。如果制造了,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。


这样,父母在孩子内心世界的感觉是友善的,孩子也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友善的。将来他在人际关系中会把善意投射给别人,当然也就容易赢得别人的善意和帮助。


第二,孩子在外面遭受了挫折,这时候父母不要指责他,而是站在孩子身边,让孩子感觉到:无论如何父母会爱自己、支持自己、陪伴自己去面对挫折,度过挫折。


这样,将来他在社会上无论遭受多大打击,他心里不会崩溃,他依然有一切重新开始的底气。



04



保护与支持孩子的空性



我们回到一个更根源的角度来看:孩子天然活在空性中,没有对错评判。


孩子跟悟道者的差别是 —— 孩子的空性可以被毁掉 —— 当父母孜孜不倦地教给孩子是非对错,孩子会被分裂,进入二元对立的颠倒妄想恐惧中。


什么是空性:不仅那些限制性信念是空,正确的信念也是空。比如,遵守公共规则、不插队、不随地扔垃圾,也是空。



领悟空性的人,他不再有“遵守规则是对的”这样二元对立的信念,那么他会在电影院里大声喧哗吗 —— 显然不会的。


他自然的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,他看到草地上的垃圾袋会捡起它,这个行为出于“万物一体”的爱,而不是“维护环境卫生是正确的”这种信念。


同样的,当他看见把垃圾袋扔在草地上的人,他不会有愤怒,他对他没有任何评判,他内心一直保持着愉悦。


一个领悟空性的人,看到插队的人,同样也没有任何评判,他可能主动把自己的位置让给着急想插队的人,也可能微笑着请对方排到后面去。他的微笑,不是出于礼貌,不是出于讨好,而是他本身就在爱中。


一个朋友的老公,每天带着孩子在小区里散步,观看各种动物植物,并且他出门一定随身带着袋子,见到垃圾就捡起来,孩子也跟着爸爸一起捡垃圾。我问他太太:这是为了教育孩子爱护环境吗?


这个朋友答:他从来没有教育过孩子要爱护环境、不能乱扔垃圾之类,他就是太爱大自然了。


对孩子最好的教育,就是爱与自由。爱与自由,在这里可以翻译为:保护与支持孩子的空性。如果你谦卑地面对孩子,不去教育孩子任何是非对错的观念,只是去爱他,那么孩子就能保持他的空性。


市面上流行认上师,其实孩子就是你的上师,你唯一需要努力的是,努力控制住自己,不去毁了你的上师,家族就有机会在孩子这一辈实现阶层的跨越。





04



主动思考的能力,是心智发育得来的



经过了多年的“教育”,绝大部分人失去了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
之前看到一个提问:李雪老师,请问我想要做心理咨询师,请问报考心理咨询师考试需要具备什么资格,怎么报名……我回答:我觉得从事心理咨询的一个必要条件,是学会用搜索引擎。


我这样的回答不是戏谑,是非常真实的。


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查资料解决问题的意识都没有,等待有个人免费付出精力把答案掰开揉碎了喂到自己嘴里,那么别说做心理咨询师了,恐怕这样的心智做流水线工人都不一定能做得出色,哪怕你有大学学历。


一个人做事情成功与否,跟学历没有正相关,跟心智水平强相关。


再举个例子,如果你打算生孩子,想给孩子上户口,那么上户口需要什么条件,最准确的答案 —— 在当地发户口的政府机关 —— 而不是上网问别人“非婚生子能不能上户口?”


每个地区政策都不一样,别人多数不会给你答案,即便给出答案准确率也很低。而且政策也是会变的,即便你问的是生过孩子的邻居,对方的经验也不一定适用现在。


问别人,花费数倍时间还可能被误导。而你自己直接查询政府机关联系方式去问,效率高而且答案精准。


在了解清楚各种跟孩子相关的政策之后,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权衡利弊,再决定要不要生孩子,这是成年人的心智。


再说一句真心话,如果你觉得自己解决相关问题太难,真的别生孩子了,生下来问题只会更多更难。先养育好自己,等自己心智成年了,再考虑孩子。孩子不是玩具,是一个生命,是父母需要承担的重大责任。



05



掰开揉碎的知识,是教育的谎言



有人问我,上学时如何抵抗老师和父母的逻辑污染?其实我也没能抵抗成功,大部分智力都损毁了,保留不到十分之一。


我还记得我被损毁之前的大脑,是一片澄净的天空,任何问题都可以清清楚楚的安静的在这里进行运算,快速呈现本质规律。


从初中二年级下半学期,我的脑袋已经变成了乌云密布的天空,或者像一片雪花的电视。事物很难干净的呈现在脑中,硬塞进来运算,也是老牛拉破车的速度。


那个时候我很惊恐,但是不知道跟谁说。我觉得老师们很快就会发现我其实是个蠢货。不是她们以为的聪明学生。


结果,老师们没发现。因为老师觉得谁聪明,是对比而来。同学们的智力连十分之一都没保留下来,当然对比起来还是我聪明。


教育最大的谎言在于:每天都在催眠孩子“你是傻×”。


本来,任何事物都有自然优美而连贯的逻辑。


而“教育”却是:老师把一根芹菜剁碎,然后一个芹菜沫一个芹菜沫的讲给学生。还告诉学生“要不是我这么掰开了揉碎了给你,你下次遇到芹菜时,根本认不出来,知识超级难,没有老师喂给你你是学不会的”。


学生就放弃了自己对事物本质逻辑的思考,把老师剁碎的渣子往脑子里灌,灌进脑子里一堆没逻辑链条的、无法使用的知识碎片。到了社会上,就是没有能力去主动思考、解决问题的麻木橡胶人。


我就是这样被毁掉的,只是我还保留了一点意识,觉得这样可能是不对的,我也要试着自己学一下,于是我还保留一点逻辑能力。


上课时努力让老师的声音不进入脑子,自习课时不写作业,把时间省出来看课本。


我发现,任何一个学生,不被老师打扰,安静看课本20分钟,都可以成为学霸。看课本20分钟,足够理解事物本身连贯的逻辑。



各位读者朋友,稍后可以真诚地去问问自己学生时代的真学霸同学,问问他们真的是怎样学习的。



倾尽所有,花上千万买学区房,就为了把孩子送进体制内学校,然后孩子在里面逻辑智力被剁碎,心智扁平。


即便榨干生命力考进了所谓的名牌大学,毕业出来,也会因为做事情缺少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的逻辑能力,只能累死累活年收入超不过50万。


然后,再生孩子,再掏空三代人继续给孩子买学区房……


所谓精英,也就是逻辑正常的人,是少数。统一教育体制完美保障了精英的稀有性。



06



分享几位教师的良知



@炒面369:跟随李雪的理念五六年,现在我是学校里最轻松的老师。只是给学生们看看书,不懂才问,不问不讲。作业超级少,尊重孩子,信任孩子。结果就是,我接手的年级倒数第一、公认的“烂班”,半学期后,成了现在所谓的尖子班。


@李雪爱与自由:只要不被老师剁碎掉逻辑智力,每个孩子都可以是学霸。学生的智力,跟老师的自恋程度反相关。老师的自我重要性越强,孩子智力损毁越大。



@EvelynEver阅小栈:我曾是一名教师,较早接触过孙瑞雪爱和自由理念。后来在微博看到李雪,有段时间压力大,我天天默背李雪对爱和自由的解释。


不管课堂纪律,也不管家庭作业,常叮嘱学生作业写不完就算了,多休息。结果挺奇怪的,我带的学生都会进步很大。


在那之前,我还自恋地认为自己教得好。


@李雪爱与自由:其实是你释放了孩子们本来就有的、但是被其他老师压制住的心智能力。



@布谷鸟都叫了:是的,我教过小学和初中,在学生眼中是个温柔的老师,作业很少。我带的班,成绩都会慢慢变成第一名。只是现在让我当班主任了,我发现自己还是自恋的,还是有些虚弱,正在慢慢体会。


@李雪爱与自由:为你的觉知和良知点赞。



@snowwman_94721:我是一个老师,李雪说的几点我都做到了。因为曾经自我崩塌,开始自我观察,明白了人当前做的选择是有深深原因的。有了这样的认知后,我就变了,不再评判别人,有的只是理解。我的体验是看到自己然后看到别人。



@臻的爱自己:高中老师,大学时遇到尹建莉老师的书,上班几年后遇到李雪的书,一直是一个满面笑容走进教室的老师,是一个把自己的书分享给学生的老师,是一个喜欢花式夸学生、给学生制造惊喜的老师。但与其说孩子遇到我幸运,我一直觉得,遇到每一个孩子,都是我的幸运。



@Amy小食记:身为教师,我深知不作恶生存下来特别不易,却能收获一大批眼睛闪光的孩子和真实的爱。为了生存,我学会做一个“聪明”的老师,学会了阳奉阴违。表面假意地迎合,背地里想着办法保护着。



@益宝妈妈莉莉:很震撼。开始觉得难以接受雪老师的批判。但我知道雪老师是用心良苦的。正如她批判一些父母一样,听起来不好接受,但是在说真相。感恩李雪老师。我原来讨厌当老师,现在,跟着雪老师的思路,我发现了当老师的正确方法,高效开心孩子们也开心。跟随您!做更好的老师。点亮孩子们的心灯也照亮自己的人生。



  为 这 些 不 作 恶 的 教 师 点 赞  

  你 们 是 孩 子 们 生 命 中 的 光  



作者 | 李雪

心理学学者,新浪微博@李雪爱与自由。著有《当我遇见一个人》《走出剧情》《有限责任家庭》。当当、京东、淘宝、亚马逊,全平台在售。

 

公众号 | 初心心理

公众号 | 李雪爱与自由

 

编辑 | 林诗野

插图 | 李小龙与贾巴尔,李小龙访谈录像

 

 

07



视频号【李雪爱与自由】持续更新中 🧡 欢迎订阅 🧡 点开视频观看:



视频里,李雪后面的“背景板”是她设计的 Inner Calling 生命乐章双面印花双宫真丝围巾,扫码即可购买。





08



微信公众号自带关键词搜索功能:


首先,点击文章题目下面的公众号名字“李雪爱与自由”。然后,点击屏幕右上角的“放大镜”搜索图标。接下来,输入您想搜索的关键词,比如“有爱的能力是啥样子”,再点击“搜索”按钮,即可通过关键词查找往期推送的文章啦。或者如图 ↓ 操作。





辅    助    阅    读




《 养育出温情又智慧的孩子,特别简单



《 每天都在消磨你智力的,是什么 》



《 放弃主动思考,大学毕业也是文盲 》



《 “凭什么,要我交作业”



《 有爱的能力,是什么样子 》



《 为人父母,最核心的心理能力 》



《 放弃改造对方,就是放过自己 》



《 诚实地区别:做不到 与 不愿意 》



《 父母无法完美,但可以试着诚实 》



🧡 《 不作恶的教师,就是好教师 》 🧡




大 目 录  2017


大 目 录  2019




点开这颗跳动的心,来初心心理社区,看李雪直播,向老师们提问,唠唠你的人生故事。初心心理社区,咱自己的心理社区。



我是作者李雪,感谢你的打赏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